2015年11月7日,“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以96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建设验收。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是国土资源部于2012年5月批准建设的第三批46个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建设。该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沉积学学科优势,以构建沉积地质和油气地质调查研究的创新平台为目标,确立了沉积盆地分析、岩相古地理、沉积与油气资源为三大研究方向。地调局成都中心高度重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机制,全方位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通过三年期的建设,在承担科研任务、人才培养、开放交流、论文成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完成了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三年来,该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调查等项目(课题)50余项,累计经费约1500万元。在华南古大陆、新一轮全国岩相古地理编图、青藏高原油气、南方页岩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认识,为西藏、四川盆地、华南扬子等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项,其他奖励2项;组织编制的《陆地石油和天然气调查规范》作为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正式颁布使用;组织编制的《沉积岩工作方法》正式出版,作为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实验室研究人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3篇,其中SCI收录30篇。该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研究工作的重要应用基础平台。
重点实验室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派遣了青年访问学者3名,分别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了为期半年以上的访问研究,派遣了4名青年人员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短期培训。实验室青年人才逐渐成长,8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1人荣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3人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培养硕士研究生26名、博士研究生11名,博士后1名。
重点实验室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合作研究、举办及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重点实验室客座人员等多种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通过设立实验室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对华南、四川、西藏等地区重要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积极开展油气资源等方面的科普工作,向社会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和保护地球、节约利用资源的理念。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地调局成都中心专门设立了沉积地质研究室,作为重点实验室的支撑部门,并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和科研环境。
验收专家组对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对重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希望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要向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努力。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为重点实验室揭牌,地调局成都中心领导班子出席、重点实验室部分人员参加验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