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风采

在南江地区灯影组古油藏剖面野外考察

文章来源:沉积室 王东、戴婕、何江林      发布时间:2018-11-29【打印】 【关闭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1123-24日,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组织了南江地区灯影组古油藏剖面野外考察活动,这也是实验室“沉积岩野外工作方法培训”活动第二阶段内容。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王国芝和邓斌负责讲解。 

此次考察的震旦系灯影组古油藏剖面在巴中市南江县杨坝镇,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的米仓山一带,其岩石组合特征可与四川盆地地腹内对比,是观察震旦系灯影组岩石组合、古岩溶、储层特征和古油藏的理想剖面。王国芝和邓斌两位教授分别向学员详细介绍了该剖面观音崖组地层的浅变质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灯影组地层内的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典型的沉积构造特征、古岩溶特征、葡萄状构造特征及成因、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演化特征等。同时,还讲解了该地区灯影组地层中MVT型铅锌矿受古岩溶作用控制的各种证据。 

专家们对地层中出现的一些典型沉积构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实例介绍了如何从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来判断沉积环境、识别古岩溶作用、分析古油藏演化等实用的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并与学员进行了深入互动,现场学术交流气氛浓厚。

通过野外考察,学员对四川盆地的北缘的灯影组地层有了深入了解,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实验室以及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0余人参加了野外考察活动。

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