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重点实验室发现自然界新矿物“李石”
文章来源: 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20 | 【打印】 【关闭】
近日,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申报的新矿物——李石(IMA 2022-121a),获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委员会(IMA CNMNC)高票批准。
该矿物简化式可以写成(Ca,□,Sr,Na)3 (Sr,Ce,La, Nd)3(CO3)5, 理想分子式为(Ca2□)Sr3 (CO3)5,属Burbankite (伯班克石,传统译名黄碳锶钠石)矿物族第5个成员,产于鄂西竹山杀熊洞一碳酸岩脉中,其命名是为了纪念湖北地质实验研究所已故高级工程师李石(曾名李毛大),他对湖北竹山庙垭潜在特大性稀土矿床的发现贡献卓越而荣获过地矿部找矿成果一等奖、地矿部科技二等奖的殊荣。
该矿物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成都地调中心发现的第7个新矿物※。据IMA CNMNC统计,截至2023年9月,人类认识的矿物种有5975个。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成都地调中心发现的新矿物数在国内堪称名列前茅,提升了我国在矿物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矿物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都地调中心发现的7种新矿物:
1.氟铁云母,IMA 1999-048,第一发现人沈敢富,产地为苏州花岗岩;
2.牦牛坪矿-(Ce),IMA 2003-017,第一发现人沈敢富,产地为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
3.丁道衡矿-(Ce),IMA 2005-014,第一发现人徐金沙,产地为内蒙白云鄂博;
4.凤成石,IMA 2015-065,第一发现人沈敢富,产地为辽宁凤城;
5.红河石,IMA 2017-027,第一发现人徐金沙,产地为云南个旧;
6.钾绿钙闪石,IMA 2018-160,第一发现人任光明,产地为内蒙赤峰;
7.李石,IMA 2022-121a,第一发现人戴婕,产地为湖北竹山杀熊洞碳酸岩脉。
具有六方锥体晶习的李石晶体照
李石的晶体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