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质大讲堂第十期成功举办 多名国际名家齐聚蓉城,讨论深地科学前沿

来源: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科技处(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22

718日,西南地质大讲堂第十期特邀澳大利亚Monash大学Peter A.Cawood院士、Roberto F.Weinberg教授、中科院地质地球所陈凌研究员开展深地科学前沿方面的讲座。

Cawood院士以《Earth’s early tectonic modes and implications for habitability》为题,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数据介绍了地球早期构造演化以及对宜居性的影响。Weinberg教授作了《Degassing structures in shallow plutons driving hybridazation》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岩浆系统中的挥发分与岩浆脱气作用的研究进展。陈凌研究员以《苏门答腊斜向俯冲带板片界面和地壳结构研究进展》为题,从深部地球物理角度解释了俯冲带的结构和地震的成因。

地大(北京)朱弟成教授、台湾地球科学研究所钟孙霖研究员、成都地调中心潘桂棠老师出席了大讲堂。成都地调中心及天津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探矿工艺所、成都综合所、应用中心、昆明中心等局系统单位,地大(武汉)、成都理工、昆明理工等高校,以及四川、云南、重庆、广东、西藏、宁夏等地勘单位3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


Peter A.Cawood院士介绍地球早期构造演化以及对宜居性的影响


Roberto F.Weinberg教授介绍了岩浆系统中的挥发分与岩浆脱气作用


陈凌研究员从深部地球物理角度解释了俯冲带的结构和地震的成因

(科技处 梁薇 刘洪 供稿)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