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泥石流发生后会在沟口形成这种特殊的扇状地貌呢?这是因为,当泥石流在从上游往下游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中下游沟道相对较为狭窄,使得其活动范围被约束在沟道内,难以向两侧扩散。这样就导致泥石流的运动在势能转换作用下,其速度不但得不到减小,反而会不断增大。通常情况下,泥石流在快要达到沟口时速度达到最大。在冲出沟口后,由于地形突然变得开阔,泥石流的运动没有了沟道的约束,其速度便沿冲出方向和其垂直方向分解,合速度骤然减小,迅速向多个方向扩散。研究表明,在泥石流在冲出沟口后,其瞬时流速在短时间内急剧衰减,有如高速行驶的列车突然被紧急制动一样,运动迅速变得缓慢。于是,泥石流携带的大量松散块石和土体在脱离沟道约束后便迅速向两侧低洼的区域扩散并堆积,最终形成了像扇状一样的地貌。
并不是所有的泥石流发生后在沟口都能留下完整或典型的扇状地貌,堆积扇形态的完整与否主要受沟口地形和泥石流冲出规模大小的限制,也有些则受到河流的冲刷侵蚀而没有被保留下来。通常情况下,若沟口两侧的地势均较为开阔,且有足够的空间为泥石流的堆积提供场所,则容易形成较为完整的堆积扇。同样,若一次泥石流冲出的块石和土体规模较大,其形成的堆积扇面积也会相对较大,两者呈正比关系。
有效识别泥石流在沟口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在山区建设用地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往往是判别沟谷是否曾经发生过泥石流的最直接和最宏观的证据,有助于当地老百姓和政府部门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泥石流、将来也还有可能再次发生泥石流的风险,并在选择这些区域修建房屋或工程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下一次发生泥石流再次造成灾害。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
|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
|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
|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