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的“2025年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论坛”扬子克拉通西缘野外考察圆满召开。本次考察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地质调查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旨在深入揭示扬子克拉通西缘中-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的成因机制、岩浆作用特征及其在哥伦比亚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演化中的关键作用,为区域构造格架重建和矿产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现场会重点考察了石棉和菜子园蛇绿混杂岩、孔明寨天宝山组、盐边群和新元古代岩浆岩。与会代表们在详细考察了野外露头和地质剖面的基础上,围绕蛇绿岩的空间延伸、时空结构、构造属性和重大地质科学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针对天宝山组广泛发育的“球砾状构造”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激烈辩论,对盐边群枕状玄武岩与复理石沉积序列,以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等问题各抒己见,引发热议。
此次考察通过实地观察与现场讨论,不仅深化了对扬子克拉通西缘构造演化的认识,更凸显了野外地质证据对理论模型的关键支撑作用。学者们一致认为,石棉和菜子园混杂岩带的构造属性、会理群和盐边群的时空配置关系等问题仍需结合多学科手段进一步攻关,为深化超大陆旋回地质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更多更坚实的基础支撑。
野外考察团在会理市菜子园蛇绿混杂岩带合影
野外考察团在盐边县盐边群露头合影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
|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
|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
|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