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重点实验室组织龙门硐岩相古地理培训与野外考察

作者:戴婕 发布时间:2022-10-11

为贯彻落实地调局知识更新行动计划,按照中心有关工作部署,近日,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组织中心从事沉积能源领域业务人员到四川峨眉龙门硐开展岩相古地理培训与野外考察,本次培训旨在规范编图思路与表达,提高中心岩相古地理编图质量及编图水平。 

首先,重点实验室主任牟传龙研究员开展了岩相古地理编图培训讲座,他从沉积学、岩石学、古地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术语、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实例分析等方面开展重点介绍,进一步阐明基本定义、介绍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的方法技术,回顾了实验室在岩相古地理编图方面的优势,以及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与传承,并结合当前精细岩相古地理、造山带岩相古地理及大数据岩相古地理研究趋势,进一步明确编图方法,以期岩相古地理优势学科能被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讲座结束后,参与培训人员针对岩相古地理研究过程中的疑问踊跃交流和探讨,同时牟传龙研究员殷切期望大家将岩相古地理这一优势继续发扬光大。 

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岩相古地理野外研究能力,组织业务人员到峨眉龙门硐剖面考察。龙门硐剖面位于牛背山背斜北东翼,地层出露连续、层序完整、沉积相标志丰富,是研究沉积相的理想剖面之一,地质矿产部曾将此剖面列为地质剖面保护点。考察现场,牟传龙研究员向大家讲解了陆相火山岩与海相火山岩的区别,火山沉积序列,交错层理、沙纹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包卷构造、碟状构造、生物扰动等典型沉积构造的野外识别,以及河流相、河口湾相的主要特征与次相判定标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业务人员野外岩相古地理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提升。 

通过本次较为系统的培训,大家对 “岩相古地理”优势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一代沉积能源领域业务人员定当扛起“岩相古地理”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积极发挥该学科在服务国家能源资源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1 牟传龙研究员开展岩相古地理编图培训讲座

2 野外沉积现象识别讲解

3部分考察人员合影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