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油气调查项目大项目工作机制的野外探索与实践

来源:沉积与能源地质研究室 发布时间:2009-09-22

200984日至23日,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综合调查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剑研究员带领野外工作组,行程5000多公里,奔赴湖南邵阳、麻阳,湖北恩施、鹤峰、咸丰、来凤,贵州余庆、岑巩、麻江、丹寨,重庆黔江、綦江、南川、万州等野外工作现场,对5个课题(项目)年度工作方案、野外工作质量及安全生产进行了评审和检查,就相关重要油气地质问题进行了野外现场考察与讨论,积极推进大项目工作机制探索实践,促进项目各项工作围绕总体目标进一步统一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深化工作认识。参加本次野外评审检查工作的有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王全海副书记、总工程师室廖朝贵主任、谢渊副主任、宜昌地质调查中心何龙清副总工程师、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刘耀荣副院长、安徽省勘查技术院许传健副院长、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李金平副院长及各课题(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共100余人次。

野外工作组成立了以王剑研究员为组长的设计评审专家组和野外工作质量检查专家组,现场分别对湖南地调院承担的“慈利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14-01-03)、安徽勘查技术院承担的“道真走廊大剖面物探测量”(14-01-05)、贵州地调院承担的“习水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14-01-02)、湖北地调院承担的“利川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14-01-04)等4个课题2009年度工作方案和野外工作资料质量进行了评审、检查,对宜昌地调中心承担的“黔江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及地层研究”项目(14-022009年度野外工作资料质量进行了检查。期间,野外工作组现场检查了各课题(项目)测制的20多条主要油气地层剖面,对重要地质界面、典型古油藏和油气显示点、关键油气地质问题开展了野外考察、讨论、交流。

专家组通过评审、检查及考察交流,对各课题(项目)2009年度工作方案和野外工作质量给与了肯定,一致形成如下意见:

1)各课题在充分总结分析上一年度工作和前人工作资料、认识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项目总体目标,按照各自任务书的要求,通过适量踏勘,编制的2009年度工作方案依据充分,工作思路清晰,技术方法和手段得当,实施方案可行,目标任务明确,人员组织合理,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有力,经费预算合理,年度工作方案总体水平较高。

2)各课题(项目)2009年度野外工作按照“心存油气,脚踏基础,摸边探底,战略侦察”的工作思路,贯穿“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基本油气条件”的学术思想,认真开展了油气地质地层剖面测量、廊带油气地质填图、系列油气地质样品采集、重磁电物探剖面测量等实物工作,选择测制的剖面目的性、典型性、代表性较强,定点观察记录要素齐全,收集地质信息资料丰富,记录格式规范,阶段性小结较全面,质量检查记录清晰,野外工作进展总体顺利,野外工作质量整体较好。

同时,专家组针对存在的代表性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并要求项目其他各课题组,都要对照各自的任务目标,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各课题应进一步紧紧围绕项目总体目标,结合走廊大剖面工作区及相邻区的主要油气地质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年度工作方案的格式和内容,突出油气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重点。

2)各课题(项目)应特别加强对古流向数据的野外采集工作;加强对重要沉积相带、关键地层界面、主要古隆起等相关方面资料数据的野外采集。

3)各课题(项目)要加快野外工作进度,及时转入室内开展资料整理、样品测试分析及年度综合研究工作。

4)各课题(项目)要进一步重视对已有地质资料、油气地质资料的收集分析,跳出本走廊大剖面区这个框框,放眼整个项目工作区,瞄准黔中隆起、雪峰山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沉积和油气的关系、后期构造改造作用与成藏保存等关键地质问题,加强与相关相邻大剖面和课题的交流,加强大剖面成果总结和认识提升。

5)“地层”课题应尽快建立完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沉积”课题应尽快建立完善沉积相划分方案,“构造”课题应尽快建立完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生储盖”课题应尽快建立完善烃源岩评价标准方案、储层评价方案,“道真大剖面”课题应尽快建立完善走廊大剖面油气地质调查资料图件成果编制方案,供项目其他各相关课题使用,促进项目资料格式更为规范、技术标准更为统一、认识成果更为一致,确保项目最终成果质量水平。

通过为期20天的野外现场设计评审、工作质量和生产安全检查、关键油气地质问题考察交流,“大项目大成果机制”得到进一步的探索实践,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综合调查计划项目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总体目标,相互间的分工协作、沟通交流更加密切,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工作认识更加统一,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工作得到持续扎实地向前推进。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