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完成了四川省1:25万武都县、平武县、广元市、绵阳市、成都市五幅区调修测野外验收。“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调查局迅速跟进,及时在2008年11月增量项目中安排了该项目,其目的是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减灾防灾等及时提供全新的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工作区覆盖了地震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跨涉秦岭和松潘-甘孜各具特点的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项目由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牵头,并联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调队、川西北队的优势技术力量共同开展完成。经过4年艰苦努力,项目组克服交通极其困难、地质灾害频发、地形切割巨大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野外调查工作。初步查明了测区地层、岩石、构造等区域地质特征,建立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基础上,查明了北川-映秀断裂、江油-灌县断裂、茂县-汶川断裂、平武-青川断裂及龙泉山断褶带等重要断裂特征及其活动性,以及5.12汶川地震同震断层特征;查明成都平原第四系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分布、组成和变化规律;探讨了龙门山脉的新生代隆升过程及地震时空分布规律;为成都平原区域构造稳定性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的新基础地质资料。此外,成果资料已及时为震后新建重点项目“绵竹—茂县公路”建设、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灌快铁、川-藏铁路等8条铁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对龙门山构造带及邻近地区潜在震源区所进行了强震潜在危险性区划与预测,以及为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提出的意见建议,成果已通过成都市政协形成提案转成都市地震局进一步研究和落实。
专家经过认真审阅和评议,认为该项目野外资料扎实,成果充分体现了地质调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予以通过野外验收,其中三幅获优秀等级,两幅获良好等级。
中国地质调局基础部张海啟主任、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王剑副主任参加了会议并讲话,中国地质调局基础部于庆文处长和毛晓长博士也参加了会议。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
|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
|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
|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