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集成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作者:于洪奇 发布时间:2012-02-14

 

 

 

 

2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新华社记者丁林 摄

视频播出地址: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20214/120510.shtml

综合新华网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集成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表示,伟大祖国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环境。张洪涛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激励人才成长。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研环境极大改善,科技实力显著提升,杰出人才不断涌现。国家科技奖励是激励科技人才成长、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这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涉及农业、工业、资源环境、国防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集中反映了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特点。众多优秀科技成果的不断产出和推广应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这一成果是全国上百个科研、教学和地质勘查单位的科技人员历经十多年的协同创新、艰苦奋斗,挑战生命禁区,奋战雪域高原取得的,填补了我国最后一块地质调查空白区,攻克了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对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促进青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边疆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张洪涛代表全体获奖人员表示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把荣誉变为新的动力,满怀豪情、不辱使命、团结协作、拼搏奋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62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关知识: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