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特提斯找矿工程找矿成果显著

来源: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王保弟 任淑珍 发布时间:2017-01-19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东特提斯工程召开2017年新开项目设计审查暨2016年成果交流会,开展区调新开项目设计审查,总结交流2016年经验和成果,加强地质调查与研究的融合,实现成果共享。会议由工程首席王立全主持,来自28家承担单位的269名项目人员参加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等到会指导。 

东特提斯工程由7个二级项目组成。会议对西南三江有色金属资源基地调查、武陵山成矿带酉阳-天柱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南盘江成矿区贞丰和富宁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龙门山-滇中成矿带通安和宁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川(滇)藏铁路沿线地质矿产调查5个二级项目所属的88个子项目开展了设计审查,对子项目完成的标准图幅实际材料图、地质草图等资料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展评,对2016年成果进行了充分总结和交流。 

5个二级项目新发现3处矿产地,圈定了59处找矿靶区。 

2016年,东特提斯找矿工程所属西南三江有色金属资源基地调查、武陵山成矿带酉阳-天柱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南盘江成矿区贞丰和富宁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龙门山-滇中成矿带通安和宁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川(滇)藏铁路沿线地质矿产调查等5个二级项目新发现3处矿产地,圈定了59处找矿靶区,为助推形成大型资源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普朗铜矿外围松诺斑岩型铜矿床的新发现,助推形成滇西北千万吨级铜矿基地;攀枝花、南江地区发现多层位晶质石墨矿,具备形成亿吨级石墨矿的潜力;此外在藏东芒康地区发现花岗岩型优质石墨矿,具有重要的区域找矿意义。同时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控矿构造、成矿模式以及上扬子东缘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控矿构造等方面取得新认识。 

基础地质调查方面有新发现。 

在三江南段新发现了低温高压变质岩(退变榴辉岩)带,并查明了其空间展布,对探讨滇西地区的构造格局、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在昌宁-孟连结合带识别出原特提斯洋的物质记录,重建了原-古特提斯洋早期演化模型;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将罗平生物群分布范围扩大到云南罗平县、泸西县、丘北县、富源县,贵州盘县、兴义,广西武鸣县等地,为对比研究罗平生物群的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迁徙演化等提供了新的材料证据;厘定出上扬子陆块区南华系楔状地层划分对比格架;通过开展川藏铁路沿线现代地壳运动的GPS调查研究,为川藏铁路新都桥-林芝段的选线提供重要工程参数。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