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栏_成都地调中心
4月9-4月10日,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度分支机构、省级地质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地质学会正式向自然资源部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授牌地学科普研学基地,同时被授牌地学科普研学基地的还有河北省地质博物馆等29家单位。
罗平生物群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007年发现并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群。罗平生物群因其重要的科研和科普价值被批准为自然资源部第一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于2016年挂牌,这是自然资源部首家挂牌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后于2021年2月更名为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第二批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与中国地质学会签订了共建协议。
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尤其注重科学普及和传播,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和国内知名的古生物科普研学品牌。其在建设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设有对外开放的化石科普馆,具有丰富展品和配套解说。在共建单位罗平县生物群地质公园管理局建成对外开放的成熟的科普研学基地,设有化石陈列室、展厅、科普影视厅、科普长廊、化石寻宝区、化石采场。研究站每年以“地球日”“科技开放周”“全国科技者工作日”等重要时间点为契机组织了丰富的科普研学工作,研发了“劫后重生—罗平生物群”“形形色色的化石”“远古生命大爆炸”等科普教程,开发了“畅游远古海洋—云南罗平生物群”“生命大爆发”等科普研学路线。
截止目前,研究站出版了科普图书2部,《罗平生物群—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复苏和生物辐射的见证》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劫后重生—南盘江盆地三叠纪生物大复苏》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科普产品奖。团队共发表科普论文10余篇、制作科普视频3部,其中科普短视频“蓝血活化石—鲎”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第四届“保护地球精彩地质科普作品视频组三等奖。罗平生物群研究团队及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越来越成为古生物界一支不可或缺的科普力量。2020年,研究团队文芠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唯一代表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得优秀奖。
研究站成都地调中心化石科普馆
研究站罗平化石展厅
研究站罗平科普长廊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
|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
|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
|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