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人民政府授予“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雄村铜金矿床成矿理论与勘查评价重大突破”成果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申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等6家单位参与完成,项目经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企业委托等支撑,项目周期为2003~2013年。项目工作区域分布在海拔4300-5400m 的高寒山区,2003~2013年,七个单位、300余名科技人员参与了该项工作。
项目采用先进的地、物、化、遥等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累计施工钻孔 201 个,完成进尺63214.92米,共计投入勘探经费 1.8 亿元,并取得了6个创新点。
一是首次提出雄村矿床属岛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厘定了矿床类型;首次提出矿床形成于早、中侏罗世(180~160Ma)的新认识,解决了成岩成矿时代的争议;明确提出了冈底斯成矿带可以找到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的创新性认识,为区域找矿突破指明了方向。
二是首次提出了雄村矿床形成于新特提斯洋洋内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构造背景的新认识,解决了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否存在俯冲期成矿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完善了从大洋俯冲到陆陆碰撞的完整矿床成矿系列,开拓了区域找矿新思路和新方向。
三是系统研究了新特提斯洋洋内俯冲阶段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矿机制,揭示了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含矿斑岩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以及成矿物质的来源、运移、积聚和沉淀机制,创新了区域成矿理论。
四是创建了针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高精度磁测+地球化学勘查”的勘查模型,优化了快速勘查评价技术方法组合,提高了该类矿床的识别能力和找矿效果,为区域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五是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圈定找矿靶区 3 处,分别探获 一批铜金属资源量、金金属资源量和银金属资源量。
六是项目成果攻克了雄村铜金矿长期悬而未决的矿床类型、成矿时代、找矿方向等科学难题,优化了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为藏中地区国家级铜铅锌钼铁资源接替基地建设奠定了重要资源保障,直接服务于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矿床已经完成采矿设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
|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
|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
|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