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室赴浙西开展2011年度业务建设活动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室 作者:张予杰 发布时间:2011-12-12

随着近年来我室新进年轻业务人员的不断加入,使得我室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尤其是资深业务骨干和新进年轻业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亦符合中心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为此,今年青藏高原室及中心管理部门一行18人特开展浙西的地质考察及业务建设。同时,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室特赴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对全体人员开展了红色革命教育。

由于我室的工作项目均集中在青藏高原及西南地区,此次地质考察活动拟通过考察华东地区了解燕山期环太平洋岛弧地质构造特征。在南京地调中心邢光福总工的建议和大力帮助下,我室分别选择了江山—绍兴断裂以东及以西两个地质点进行了考察。在江山—绍兴断裂以西的淳安县,该地区属扬子地层大区,古生代地层可与四川盆地上扬子地区对比,经过考察发现该区的古生代地层,尤其是志留系发育一套泥晶(泥质)灰岩、泥岩、粉砂岩为主的序列,常见正粒序,推测其沉积环境为深水陆棚,同时其主要宏观特征是变形强烈而变质程度低。在淳安县新安江水库北东,出露岩层为NE-SW向复式褶皱的一翼,局部可见倾角为40d-60d之间的轴面劈理,可初步识别S0S1甚至S2,通过野外现场讨论,认为该地区同时经历了海西期、印支期及燕山期三期构造活动,其中印支期构造活动在此地区影响较为显著。

在南京地调中心陈志洪硕士的介绍下,我室考察了江山—绍兴断裂以东的绍兴平铜集团所在的矿山,通过了解矿区地质,并通过矿区技术人员的介绍,了解到该铜矿的成因可能是俯冲板块残片叠加后期火山热液活动。平铜集团科技处余处长还带领我室人员详细参观了铜矿的生产及矿区水处理系统。

通过此次地质考察及业务建设交流活动,我室业务人员了解了华东地区的基础地质概况,并对矿区生产和矿山环境规划与治理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年轻的业务人员还提交了此次活动的业务考察报告和心得体会。

 

[!--empirenews.page--]

[!--empirenews.page--]

[!--empirenews.page--]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