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的党旗和先锋的精神,飘扬在藏北高原

来源: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能源地质室(占王忠) 发布时间:2025-09-30

910日,随着钻机缓缓停转,藏北托地1井顺利完钻,完钻深度800.3米,圆满实现了既定地质目标。这一刻,标志着藏北油气2025年野外工作圆满完成。这不仅是一口前瞻性钻井的目标实现,也是复杂构造带内钻探技术的突破,更是一面鲜红党旗在海拔5050米高原上高高飘扬的精神见证。

托地1井是中心与油田企业长期协作、联合研究后精心部署的关键资料井,旨在获取地覆上三叠统烃源岩信息,为参数井钻探提供资料基础。井位地处极为复杂的构造带,岩层破碎严重,岩心完整率低于10%,钻探难度极高。面对挑战,在中心党委指导下,能源室党支部及时跟进,藏北油气“5050”野外临时党支部靠前指挥,项目组建立起“野外现场+专家团队”联动机制,实时研判地质现象,动态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了钻探任务安全高效推进。

藏北油气5050”野外临时党支部,正是在这片最艰苦、最前沿的战场上淬炼而成。作为海拔最高的临时党支部,自2021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信念,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三年来,累计完成地质调查项目3项,总经费1900万元;市场转化项目9项,总经费1560万元;科技项目7项,总经费近304万元,形成了地调+市场+科研“三驾马车”协同并进的良好格局。

5050”野外临时党支部长期坚持“月会+临时会”相结合的支部会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地调局及中心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务、事务、业务“三公开”,打造“阳光地调”,让每一名队员都成为事业的主人翁。

在藏北这片广袤高原上,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已扎根近 15 年,他们以 “忠诚担当、不畏艰苦、勇于创新、勇攀高峰、团结奋斗” 的青藏地质精神为指引,深耕油气-岩相古地理学科研究,发展“严、细、实”工作作风,持续推进“三驾马车”协同发展,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野外临时党支部在工区开展主题活动


观察钻取的实物岩心

 

能源地质室 占王忠 供稿)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