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调中心)联合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高原山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方法研究”部省合作试点项目云南普渡河流域中低山宽谷区(安宁片区)矿山生态修复工区开展了无人机多载荷遥感系统应用试验。该系统配备了多旋翼和复合翼无人机,搭载可装卸的LiDAR、倾斜摄影和正射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是成都地调中心持续推进对地观测装备现代化,构建“三测”体系的重要一步。
本次试验,利用采集的LiDAR和倾斜摄影数据进行联合实景三维建模。相比传统的倾斜摄影,融合建模具有精度高、纹理细节丰富的优势。以实景三维模型作为本底,可精确提取矿山生态修复区的各地类面积、土方量、斜坡角度、植株数量、树高等修复评价相关参数。有效解决了部省合作试点项目中提出的矿山生态修复数据获取效率低、成本高、数据实时性差等问题,以及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三维可视化建模的技术需求。
基于该系统采集的影像和LiDAR点云数据,可制作DEM、DOM、DSM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构建实景三维模型,反演树高、覆盖度、叶面积指数等植被结构参数,可满足高原、高山峡谷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作业需求,单天最大可采集50平方公里1∶500遥感数据。
下一步,成都地调中心将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矿山生态修复类型,优化传感器配置和数据采集策略,改进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增强三维模型的精度和实用性。以实际应用促进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研究创新,推进遥感新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地质调查、矿山环境监测等工作领域的应用,为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全天时遥感数据支撑。
野外数据采集
实景三维模型
(勘查室、国土室、装备处联合供稿)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
|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
|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
|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