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心举办龙门山构造带构造地质学野外培训会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室 唐渊 发布时间:2017-12-29

为夯实青年业务人员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提升地质调查研究能力,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举办了龙门山构造带构造地质学野外培训。

本次野外培训考察路线为葛仙山-白鹿-小鱼洞-耿达-卧龙-映秀-八角庙一线。该路线穿越龙门山的前山、中央和后山推覆构造带,可观察到龙门山的前山断裂、中央断裂和后缘断裂带及其相关的构造岩、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相关的飞来峰和滑覆体构造、汶川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等构造现象。本次培训考察安排了三天时间。

第一天上午9点从成都出发,经彭州到达葛仙山镇,沿葛仙山-白鹿-冰川镇一线,主要观察塘坝子飞来峰滑覆体及其后缘断裂作用相关的断层崖、断层角砾岩等地质现象;下午在白鹿中学参观龙门山前山断裂及“5·12”地震地表破裂带,随后沿吊索沟观察棺木岩飞来峰逆冲断裂及其相关褶皱现象,并于小鱼洞大桥地震遗址观察小鱼洞地震地表破裂带。第二天上午由青城山镇出发到达耿达镇,主要观察了与龙门山后山断裂有关的韧性剪切带及相应的糜棱岩、“S-C”组构、多期面理构造置换等现象,在卧龙镇考察了同沉积褶皱等现象;下午于映秀镇参观了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第三天上午到达虹口,沿深溪沟考察深溪沟-九旬坪飞来峰-滑覆体的后缘及“5·12”地震地表破裂带,并在八角庙附近观察了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中央断裂)作用形成的宽约近100米的碳化带及其断层擦痕;下午培训会结束并返回成都。

今年的培训会相较于去年,重点对参加培训人员在构造现象的野外观察、描述、记录等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强化培训,并对素描图的绘制、定向标本的采集等进行了系统示范。参加培训会的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会对龙门山构造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逆冲推覆构造、构造变形等构造现象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并对露头尺度的构造解析方法与思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今年还顺利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龙门山野外培训基地”现场标识牌的建立工作。标识牌分别立于小鱼洞镇大南村村口和白鹿镇大垭口处,不仅进一步建实了成都地调中心龙门山野外培训基地,也对成都地调中心对外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都地调中心27名业务人员参加了培训,李四光地质科技奖获得者潘桂棠研究员作了全程讲解。

培训现场

 

潘桂棠研究员为青业务人员作讲解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