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群—云南罗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牙形类2019会议圆满结束

来源:高原室 黄金元 周长勇 发布时间:2019-03-30

2021年国际牙形石协会(ICOS)第五届牙形石大会将在中国武汉召开,为做好大会召开的先期准备,中国牙形类工作组拟选取罗平生物群作为大会期间的一条野外考察路线。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牙形类工作组的指导之下,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于323-24日在云南罗平召开了《古生物群—云南罗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牙形类2019会议》学术与野外现场考察会。来自全国各地40余名地层古生物专家相聚罗平,以罗平生物群和牙形类研究为主要议题,就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进行了热烈充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参观了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并考察了罗平生物群123号化石采场,论道罗平生物群的前世今生,深入挖掘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价值。

              

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云南省罗平县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类、鱼类、节肢动物等化石,时代为三叠纪中期,命名为“罗平生物群”。罗平生物群自发现以来,报道了以张氏幻龙为典型代表的大型顶级捕食者的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完整的生物面貌显示罗平生物群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之后(距今2.5亿年),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生物从复苏到辐射的典型代表。

              

              

              

 

牙形石分布广泛,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三叠纪海相地层均有发现,因其产量巨大、分布广泛和演化快速等特征,是地质年代研究的重要标志化石,也是良好环境指示载体,在生物地层定年、重建古环境、古气候,以及在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定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牙形石作为罗平生物群中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不仅确定了该生物群的生物地层时代,而且其独特保存的三维空间结构,有助于重建牙形石的多分子器官,对探讨多分子器官功能及牙形动物的进食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罗平生物群独特的埋藏环境,也为今后寻找更多的此类标本化石提供了参考。

              

本次会议圆满结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罗平生物群值得更加深入的继续研究下去,以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为探讨二叠纪大绝灭后生物复苏与辐射过程做出更大的贡献。国际牙形类协会主席赖旭龙教授欣然题词“罗平生物群是世界早期生命演化研究的宝库”。经过此次学术交流和野外现场考察,罗平生物群已经做好了迎接2021年第五届牙形石国际大会相关专家野外考察的准备。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