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分析与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调查评价》项目简报

来源:沉积与能源地质研究室 发布时间:2007-09-10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评价》项目下属的《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分析与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调查评价》工作项目(下简称《中上扬子海相油气》项目)自20076月初在北京通过项目设计以来,76日~9日完成项目各专题设计评审;7月下旬各专题开始野外调查工作。

9月初队伍回所修整几天,同时需完成两件事:(1)配合总工室完成雪峰山西测增量项目立项与2008年度中上扬子海相油气项目的设计编写和预算编制工作;(2)完成已采集样品的送样工作。

93日,总工室主持了项目野外工作小结和汇报会,中心领导及总工室主任、沉积室主任和项目所有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进展和野外工作情况。

1、项目主要进展

727日开始的野外调查工作,现在已经完成年度工作量的60%左右。

1)完成实测地层剖面长度约为15Km,共11条:

黔江水泥厂上泥盆统-下二叠统剖面、黔江河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剖面、黔江冯家坝中生界三叠-侏罗系剖面、黔江水泥厂中下三叠统剖面、咸丰朝阳寺中下三叠统剖面、咸丰咸田煤矿上二叠统长兴组剖面,石柱漆辽奥陶-志留系剖面,石柱冷水溪泥盆-三叠系剖面,石柱万宝代家坝中寒武统剖面,彭水太原乡震旦系灯影组剖面,彭水太原乡下寒武统剖面。

2)完成调查路线50Km,地质点56个;

3)采集各类样品近1000件,其中生油样65件,储层样56件,地球化学样75件,方解石脉之ESR测年样30件,薄片样650件,孢粉杨20件,大化石样20件,陈列样35件,泉水样3件。

2、取得的主要成果

目前通过重要剖面的测制取得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黔江水泥厂上泥盆统-下二叠统剖面之D2-3//S1-2P1//D2-3两个平行不整合界面清楚,界面皆发育粘土岩,尤以后者为典型,界面附近从下向上的地层序列是:紫红色褐铁矿粘土层、灰白色含黄铁矿团块的粘土岩、棕红色褐铁矿粘土岩、黑色页岩、黑色泥质灰岩。由此显示加里东运动和海西运动在扬子陆块上均表现为相对隆升的造陆运动而非挤压造山运动。

黔江河边的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剖面中的P2w//P1m平行不整合界面明显,与P1//D2-3界面的沉积序列相同,它是以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为代表的东吴运动在扬子陆块东南缘的构造之沉积响应。

咸丰朝阳寺中下三叠统剖面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

A、下三叠统大冶组一段发育以薄层泥质灰岩夹三套块状角砾状灰岩,显示出明显的斜坡相特征,表明黔江正阳-濯水向斜东部,在晚三叠世-中三叠世期间存在一个明显的陆架坡折;

B、下三叠统大冶组三段发育鲕粒白云岩(厚约50米)和鲕粒灰岩(厚约15米),与大冶组一段陆架斜坡的分析相吻合,显示出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特征,是上组合中重要的储集层发育层段。

实际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扬子东南缘古生界原始生储盖组合完好,烃源岩发育层位有O2-3S1lmP1l P2w等,储层发育层段包括D2-3sh砂岩、P2ch鲕粒灰岩、T1d3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等。

冯家坝剖面上白垩统与中下侏罗统或三叠系各层系的高角度不整合关系,表明燕山运动是扬子陆块东南缘油气聚集成藏、改造和破坏的最关键制约因素。

3、存在问题

野外调查阶段存在的主要制约是:山高坡陡、植被繁茂,严重影响调查路线布置。

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燕山运动,它对扬子东南缘地层的褶皱和冲断作用强烈,使原生油气藏改造和破坏关键。

参加会议的领导对项目组不畏酷暑,并取得的重要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并希望项目组再接再厉认真完成项目设计工作,为总体项目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开好头。项目组表示,在完成既定两项任务后,继续开展野外路线调查工作。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