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室开展野外实地作业,完善学科知识结构

来源: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室 发布时间:2009-05-20

200951116日,青藏高原室组织部分中、青年科技骨干9人,赴云南罗平地区开展层序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学野外考察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并代表高原室尹福光主任慰问了罗平生物群项目组的同志。协助项目组完成了与罗平县政府签署了“保护与研究罗平生物群协议”。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加强中、青年科技骨干掌握碳酸盐地层区沉积构造识别、层序划分和层序界面认识、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判定、古生物种属初步认识和年代学意义、南盘江盆地生油岩系等等。本次考察和学习活动以系统观察罗平地区三叠系剖面为主,对南盘江盆地晚古生界也作了简要观察。重点学习、讨论了沉积岩区、晚期构造活动破坏较轻微的沉积构造和层序界面的划定、描述,岩石组合的野外描述方法等等。

本次考察活动协助、促成了成都地调中心与罗平县政府签署了“保护与研究罗平生物群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既理顺了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对我中心在本地区下一步的工作也十分有利,为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拟建国家地质公园将弥补罗平县旅游开发的片面性,旅游淡、旺季明显的问题,有助于提升罗平旅游形象的文化内涵。地质公园对于塑造了罗平县旅游新形象、促进罗平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原室9位中青年科技骨干在罗平地区经过5天的考察、学习,对碳酸盐地区各类地质现象的野外观察和描述方法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考察组与罗平生物群项目人员开展了实际交流,对罗平地区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演化和烃源岩时空分布有了一定认识。

近年来我室新进毕业生和年轻科技人员需要野外现场学习培训,部分中年科技骨干也需要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培训和学习,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根据我所培训计划规定,青藏高原室决定在云南罗平地区组织一次现场考察、学习。我室云南15万区调项目组在罗平地区野外地质调查中,在中三叠统关岭组中发现了大量脊椎动物化石群落和甲壳、双壳、腹足及植物化石。因此组织所内骨干和已经在当地进行野外工作的骨干共同进行野外考察和学习、讨论,不但方便组织,又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针对本地区重要的地质问题展开现场讨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empirenews.page--]

[!--empirenews.page--]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