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最新研究成果,拓国际合作之路——成都地调中心古生物研究团队切实落实“走出去”战略

来源: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基础地质室(周长勇) 发布时间:2024-09-05

2024年,成都地调中心古生物研究团队成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学术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方式切实落实“走出去”战略,先后选派1人出国开展学术访问、2人参加国际地质大会,展示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提升了成都地调中心的国际影响力,拓宽了合作视野,汲取了先进经验,提高了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团队成员黄金元副研究员自2024227日至831日前往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开展为期6个月的学术访问,就望谟生物群中发现的牙形石自然集群化石与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卡洛斯·马丁内斯-佩雷斯(Carlos Martínez-Pérez)教授开展了相关合作研究,完成了2SCI论文稿件的撰写和投稿工作。期间,他还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莱斯特大学相关专家开展了国内外牙形动物相关研究的学术讨论,目前正在共同修改相关学术论文。研究团队计划于20251月邀请卡洛斯教授来华开展学术访问和野外考察。

团队成员文芠高级工程师和闵筱副研究员于2024825日—31日赴韩国釜山参加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国际地质大会(IGC)一直被视为地质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会议期间,文芠高级工程师和闵筱副研究员分别在“显生宙中期大灭绝,复苏,极端环境事件和综合地层关系”和“寒武纪大爆发和环境的协同演化”分会场做口头报告,向国际同行展示了成都地调中心古生物研究团队在早三叠世陆地生态系统复苏和前寒武纪末期—寒武纪早期磷酸盐化的钙化蓝细菌的最新研究成果。团队参会人员通过听取分会报告和与国际同行面对面交流,不仅学习了国际古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方法,还积极与同行研究者洽谈了合作事宜。目前,研究团队与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科廷大学教授克里蒂·格里斯(Kliti Grice)就罗平生物群化石埋藏生物学标志研究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克里蒂·格里斯教授是国际分子-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的领导者,主要从事全球P/T大灭绝、K/T大撞击事件的分子-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ScienceNatureGeologyPNASGCA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长期担任澳大利亚、荷兰、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基金评审专家,现任GeologyOrganic Geochemistry副主编。双方有望通过进一步合作,在罗平生物群埋藏学方面取得高质量成果。

成都地调中心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国际合作,古生物研究团队自2011年申报创建了自然资源部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来,积极搭建了国际合作平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方式,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国际合作成效显著,古生物研究团队于2016年获得原国土资源部“十二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先进集体称号。团队将在前期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基础上,继续探索跨地区、长周期的国际合作模式,围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高水平国际合作促进科研能力高质量发展,提升成都地调中心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黄金元副研究员和巴伦西亚大学卡洛斯教授合影

文芠高级工程师在分会场做学术报告

文芠高级工程师与克里蒂•格里斯教授合影

闵筱副研究员在分会场做学术报告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