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加强我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力争“十二五”更上一层楼

来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室 发布时间:2009-03-26

310日至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总结交流和十二五部署思路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座谈会为各单位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部署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我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相关工作者参加会议,水环室主任郑万模在大会上作了“西南地区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部署建议”的报告。

“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总结交流和十二五部署思路座谈会”结束后,水环室主任郑万模立即召集我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相关业务人员召开会议,对座谈会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进一步学习。

同其他大区中心和研究所相比,我中心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时间相对较短,起步相对较晚。然而,在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立足区域,突出学科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我中心主要开展了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包括“长江上游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四川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西南地区城市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方法研究”)、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包括甘孜地区、大渡河流域)、四川省特大型滑坡调查与风险评价、典型泥石流防治关键技术示范、滑坡GPSINSAR综合监测技术示范、西南山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编图指南、“5.12”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巡排查、地震滑坡灾害编图示范研究等工作,成果丰硕,且研究成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广泛应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社会实用性较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坚定了我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相关业务人员的信心。

   通过“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总结交流和十二五部署思路座谈会”的召开,我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相关工作者同时认识到,我中心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同其他单位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均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将取长补短,瞄准国家和地方所需,进一步注重学科的应用,紧紧围绕西南山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西南地区典型地质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应用与推广、西南地区典型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工程、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使我中心“十二五”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更上一层楼。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