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调查支撑地方防灾减灾

来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室 作者:巴仁基 发布时间:2014-10-23

     近日,由中国地调局成都中心承担的《大渡河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项目顺利通过野外验收。

该项目实施5年来,获取了大量的地灾数据,为地方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其目标是通过开展大渡河流域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变形特征、典型区域地质灾害发育演化以及主要控制因素研究,探索建立群专结合的大渡河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为科学开展减灾防灾工作积累经验。范围涉及大渡河流域受地质灾害危害较大的重点区域,主要包括丹巴县、康定县、泸定县、磨西镇、石棉县和峨眉山市等县市。

项目组对大渡河流域(干流)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2521处,以泥石流和滑坡为主,其中泥石流785处,占总数的31.14%;滑坡913处,占总数的36.22%;崩塌430处,占总数的17.06%;潜在不稳定斜坡393处占总数的15.59%

项目工作人员通过分析认为大渡河流域的地质灾害危害性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是危害严重。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具有面上分散但局部集中的特点,特别是流域内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悬殊,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岩体破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危害巨大。目前仍有93094人受地质灾害威胁,威胁财产达263032万元,除各别县外,总体损失情况从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第二是群发性。受小流域气候、断层等地质构造的集中和不均匀发育、岩土体类型的地区性差异等的影响,在一次强降雨诱发作用下易形成大量的区域性群发地质灾害,并造成大量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第三是具有灾害链特征。流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远程滑坡、堵江崩滑体、泥石流等常常形成灾害“链”。

  通过五年工作,目前已建设了6个重点地质灾害预警示范区,在28处地质灾害点安装建设监测设备213台,建立地表GPS监测点93个。基于监测设备开发的大渡河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管理和信息展示平台,对探索建立群专结合的大渡河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工作体系,为科学开展减灾防灾工作积累经验有着重要意义。监测预警平台曾于2013年两次成功预警,避免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支持: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科学城北路东段2211号    邮编:610218 电话:028-66677233
实验室:028-66677495    E-mail:cdcgs@mail.cgs.gov.cn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